2015年11月17日星期二

蔡霞:如果思想空间打不开,路可能越走越窄

有些人空谈主义、概念,连常识都不要。我们要打破思想禁锢,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必须承认常识,回到生活本原看理论。而不能悬空地忽悠理论,不接地气。少讲主义,多谈问题。我们要切实地面对真问题,有效地解决真问题,才能切实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由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于2015年11月13-14日在深圳举办。著名党建研究专家,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教授蔡霞出席并演讲。她表示,改革为什么推而不动甚至倒退?除了既得利益的势力强大,体制的缺陷积重难返以外,还因为我们陷入了深刻的思想困境。打破改革的僵局,关键在于推进思想解放。

以下为演讲实录:

  蔡霞:各位领导、各位老前辈,各位老师、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想就解放思想这个问题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打破思想禁锢关乎改革的命运。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地强调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门作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这极大地鼓舞了社会信心。

  当时许多人为三中全会决议而欢欣鼓舞的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然而,两年多过去了,改革在一些领域或者不进反退,或者徘徊停滞。改革的停滞和倒退,进一步加剧了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内在紧张关系。曾经的欢欣鼓舞,现在被深深的忧虑所取代,对前景预期比较悲观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

  改革为什么推而不动甚至倒退?除了既得利益的势力强大,体制的缺陷积重难返以外,还因为我们陷入了深刻的思想困境。事实表明,体制、利益、思想三者之间存在着纠缠复杂的关系。打破改革的僵局,关键在于推进思想解放,为此,我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出几点粗浅的思考。

  第一,解放思想,打破思想的禁锢,最重要的是转变思维方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曾经是我们打破“两个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思想武器。可以说,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然而,不能不说,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解放思想,一直停留在观点改变的低层次上。改革每往前走一步,都要经过激烈的观点争论,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观点背后的思维方式还没有改变。当下,我们看起来各种观点截然对立水火不容,但实际上思维方式却是两级相通的,这种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我觉得大概有几点:

  1.都认为自己正确,凡是不同于自己观点的都是谬误。
  2.强调一元化的统一认识,排斥思想的多元。
  3.非黑即白两极对立,缺乏和平包容的精神。
  4.把不同观念的碰撞看作是思想领域的你死我活的斗争,甚至用强力来进行压制。

  这种思维方式使得我们难以心平气和地进行不同观点的对话、交流,在对话交流当中加以引导,以达到对重大问题的共识。这些问题都表明了,我们解放思想必须要有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转变思维方式才能走出思想困境。

  第二,我们追问过马克思、恩格斯的思维方式吗?这几年来国内的思想理论争论越发地激烈,一争论就各自搬出马克思主义书上的字句,表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仿佛“文革”期间的打语录仗再现。我们在座有很多的老师、老前辈经历过“文革”,这种打语录仗真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吗?我认为恰恰是背离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洋洋洒洒4千多万字,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什么,我们究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我以为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马克思、恩格斯的思维方式。我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维方式最根本的一点是思想的开放性。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理论是带有极强的批判精神的,这一是批判社会现实,二是批判反省自己。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和自我批判的精神极为强烈,他们的思维充满着开放性,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观点放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检验,并勇于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修正自己的认识。

  举几个小例子:

  1.比如1872年的《共产党宣言》再版序言当中有那么一段话,大意是说25年过去了,那时候我们提出的关于工人阶级获得解放的一些具体的步骤设想,现在看来许多已经过时了。但是我们对社会分析的基本观点没有错。

  2.当时法国有些人很教条地搬用马克思的话,并且自我标榜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说我只知道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还说过“我播下的是龙种,但是收获的是跳蚤。”我们现在在某种程度上是抓住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具体词句和观点,但是没有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维,我们缺乏思想的开放性,缺乏他们自我反省和自我审视。

  当我们发生重大的错误造成严重的后果,事实表明我们撞了南墙以后是在调整思路,宣传上说这是开创了新局面,进入了新阶段,但是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反思就出发,忙于往前走。因为缺乏深刻的思想理论反思,一遇到复杂的局面,就容易做本能的反应式的决策,这种本能的反应恰恰受旧的思维方式支配,习惯性地沿用以往的老办法来解决今天的复杂问题。需知,老办法是解决不了新问题的。相反,可能造成新的被动。

  就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像马克思、恩格斯一样,树立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精神,自觉地用变化了的实际面对社会的进步,来检视我们的理论,检视我们的观点,保持思想的开放性,才有思想的不断解放,把实践和理论推向前进。

  第三,摒弃“主义”思维,回到生活的本原看理论。无论是马恩还是其他学者的理论,都是对人类社会深刻观察和深入探寻的思想成果,社会科学理论离不开生活常识,理论是在生活常识的基础上努力把握生活的本质,而形成的思想成果。但是理论一旦变成各种意识形态变成了各种主义,必然地有很强的政治性,对社会现实产生重大的影响。

  实践表明,改革每往前走一步,都会遇到诸如理论的激烈争论。有些人空谈主义、概念,连常识都不要。我们要打破思想禁锢,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必须承认常识,回到生活本原看理论。而不能悬空地忽悠理论,不接地气。少讲主义,多谈问题。我们要切实地面对真问题,有效地解决真问题,才能切实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第四,价值取向是我们打破思想禁锢解放思想的根本动力。理论作为意识形态,它就必然有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发展是对未来理想追求的核心价值,我们要坚持这种价值追求,矢志不渝地朝着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向去努力,坚持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个核心价值理念。

  在现实社会中马克思、恩格斯的立场是始终站在社会民众这一边,他们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活动,始终是自觉地为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奋斗。这些年来,我们的改革之所以举步维艰,就在于既得利益的阻挠,而有些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就打着“政治正确”的旗号,组织解放思想,为有严重缺陷的体制做辩护。我以为,打破思想禁锢推进解放思想的强大动力,就在于真正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的价格取向,真正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第五,打开思想空间,才能把路越走越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改变了,上层建筑或迟或早要相应改变。从1992年十四大算起,我们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了,然而政治体制的改革远远地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变化的需要,经济和政治之间的不协调日益地突出,这种不协调、不平衡突出地反映在近年来社会矛盾冲出的高发和多发,而且至今还没有和平化解矛盾冲突的制度性途径和办法。

  所以本来是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的维稳机制,现在也成了“新常态”之一。尤其是今年以来,我们似乎在复杂矛盾面前踯躅徘徊,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现倒退,何以如此?我觉得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支撑我们深化改革的思想理论资源严重不足。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曾经明确地提出,我们要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其中最为基础的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这个问题的提出,当时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努力从人类文明转型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然而这个认识角度的转换和提升,至今还没有被我们一些人清晰地认识到。

  人类文明发展有共同的基本趋势和客观规律,无论我们承认不承认,趋势和规律就在那里,无论是谁的主观意志和愿望都不可能改变。当然,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文明转型的一般规律和作用,必然会有不同的表现。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实际上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人类文明转型一般规律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所展现出来的特点,就此而言,中国确实是有中国特色的,但是我们不能把中国特色讲成中国特殊,不承认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样的思想倾向可能误党误国,有可能使我们出现颠覆性的错误,这就很值得我们警惕。

  承认客观规律,我们就需要放开眼界,打开思想空间,勇敢地去吸收人类文明的思想成果和制度成果。来探索我们深化改革、和平推进中国社会政治进步的路子。俗话说,“人遇到极难处,想不开就容易走绝路。”其实政党和人是一样的,如果思想空间打不开,路也就可能越走越窄,陷入困境和僵局。在这个意义上说,打破思想禁锢,关乎我们改革的命运。

  最后,借用林达先生的一句话“人生和世界都如一个棋局,死棋还是活棋,有时候就在自己的手里。”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了。

转载自:共识网

没有评论:

Twitter Updates

Twitter Updates

    follow me on Twitter